Gloria美语札记【30】商务英语:误会篇(二)

本教程由留学美国的Gloria文学硕士为世博英语网站独家撰写

商务英语:误会篇(二)

上一回我们谈了两个因为语言而产生的误会,今天让我们再多看几个例子。就像我曾经说的,这些例子不仅会对经常使用商务英语的人有所启示,对普通英语学习者,也同样会有帮助。

大家一定都知道scratch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字典上的解释就是to scrape mildly, as with the fingers, to relieve itching or irritation of the skin。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就是“挠痒痒”。可是在学习新单词的时候,我们经常就是只学其一,不学其二。不过这也没法怪我们,有那么多的英文单词(英语可以说是语言中单词量最大的了),而且天天有新单词出现,老的词汇还天天有新的意思出现,怎么学的过来。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见一个,记一个了。Scratch这个词,就属于那种有很多意思的词语,最要命的是,有的意思在普通字典中根本查不到。下面这两个误会,就是因为对scratch不了解而造成的。

一个驻国外分公司的美国职员,花了两周强化学习本地的语言。一天,他去一家餐馆吃饭,就试着用当地语言点菜。谁知道菜上来后,他才发现既点了薯条,又点了普通土豆。实在没办法,他只好改用英文,对服务员说:

Scratch the potatoes.

结果,服务员根本就没法听懂!

Scratch the potatoes到底是什么意思?给土豆挠痒痒?其实,在口语里面,scratch有一个意思,就是“把……去掉,拿掉,或除掉”。因而,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不要土豆了”。可是,外国人哪里知道scratch还有这么个意思啊,听不懂也实在怪不得他。

另一个误会就是发生在工作场合了。一家美国公司给国外的客户发了一份传真,解释说产品中一些构件是made from scratch。结果,不多久,美国公司接到了回音,上面说:我们认为scratch这个词应该是sketch。

外国客户以为美方用错了词,可实际上并没有。made from scratch是一个词组,它的意思就是“从最基本的成分制造出来”。美方本来是想说,我们的一些构件是我们自己生产出来的,而不是购买其他公司的产品,但是由于外方不了解scratch还有这样一个用法,结果造成了误会。可见,在商业活动中如果遇到这样的语言问题,还真不能轻视。

除了scratch这个词外,英语中还有一些用法,也会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有一次,一个美国商人访问外国,在发表演讲时,他对观众说:

I am tickled to death to be in your country.

等翻译解释后,观众开始嗡嗡地议论起来。后来,这个商人才知道,原来是翻译把这句话翻成:“我把自己挠痒痒挠死,就是为了来贵国。”

tickle这个词的本意和scratch一样,都是“挠痒痒”的意思。但是tickle还含有另一层意思,就是被挠的咯咯乐。因此,tickled在口语中,就还有“高兴,兴奋”的意思。美国商人的实际意思就是:“能来贵国访问,我真是高兴死了。” 可是由于翻译的胡翻,好好的一句话就走了样。不过,也不能太埋怨翻译了,谁都会有犯错误的时候,而且做口译,吃不好,睡不好,还要被人当牛马使唤,实在是很辛苦的差事。

瞧,由于语言的问题,能造成这么多的误会。有人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各个国家的人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文化交流,增进理解,但是也就有更多的机会产生误会。很讽刺吧。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在学习语言的时候,不断地积累,尽量少地避免误会了。好,今天就到这里,下次再见。

Gloria美语札记【29】商务英语:误会篇(一)

本教程由留学美国的Gloria文学硕士为世博英语网站独家撰写

商务英语:误会篇(一)

虽然题目是商务英语,但是我并不是想系统地介绍商务英语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一是能力不足,水平有限,二是商务英语包含的内容实在太多,写一本书恐怕都不够。而我的主要目的就是谈谈商务英语中一些可能遇到的语言问题,当然,这些问题也不仅仅会在商业活动中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也一样常见。把它列在商务英语中,主要是我要讲的事情,以及要解释的词汇,都和商业活动有关。

和外国人打交道,首先要了解对方的文化习俗。美国人有美国人的一套,英国人有英国人的一套,澳大利亚人有澳大利亚人的一套,说起来也真够麻烦的。但是,如果要和对方进行商业交流,文化交流,不了解对方的习俗,很有可能会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和误会。除此之外,语言也是一个大问题。很多在本国人眼里一目了然的事情,到了外国人眼里,就变成了不可理解。由于我身在美国,所以也就只好谈谈美语中的问题了。

今天我想说的几个小误会,全部是发生在美国人和外国人之间的真实事件,也都是因为对语言的理解不够而造成的。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一家美国公司。美方代表和外国顾客结束了会谈,这个美国人说:

Well, our thinking is in parallel.

告别之后,过了好几个月,美方都没有听到外方的回音。这位代表很纳闷,最后终于忍不住打了个电话,外国顾客是这么说的:“你用的一个词我没有理解。Parallel。我查了字典后发现它的意思是‘在同一平面上两条永不相交的直线’,所以我认为你的意思就是我们的想法完全不同。”

其实,parallel这个词除了有“平行”的意思外,还有“相似,相近”的意思。美方代表实际上想说:“我们的想法很一致。”可是由于表达和理解问题,本来的意思正好完全颠倒了,差点让生意泡了汤。

这样的误会,要么怪美方代表不体恤他人,要么怪外方顾客英语水平不够高。可是,仔细想想,如果冷不丁地听到了这样一句话,你会不会一下子就明白呢?当然,消除交流误会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自己,而不是指望他人迁就。

另一个故事也是发生在美国,《旅行》杂志副主编带着一批游客参观,其中一个游客突然发问:“请问先生,什么是turkey?” 这位副主编考虑到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的传统对于这些旅游者来说还是陌生的概念,就开始大谈起感恩节,火鸡,以及火鸡和感恩节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历史背景。一通演讲完毕,发问的游客还不罢休,接着说:“那么先生,当美国人说‘Let’s get this turkey on the road’的时候,他们是什么意思呢?”

让我们先来看看Let’s get this turkey on the road到底是什么意思。Turkey除了当“火鸡”讲之外,在口语里还有两个意思。它的第一个意思是“失败的东西,不成功的东西”,比如一个人说:

Thank God my website has not become a turkey yet.
他的意思就是:感谢上帝我的网站还没垮掉。

Turkey的另一个意思是“愚蠢的人”,这大概是因为火鸡长的比较蠢吧。例如一个人问他的朋友:

How could you hang out with those turkeys?
(你怎么能和那些笨蛋们在一起混呢?)

所以,Let’s get this turkey on the road的意思并不是“让我们把这只火鸡弄到路上去”,而是“让我们把这个不成功的生意弄到正轨上”。

由于一提到turkey,美国人的第一反应都是“火鸡”,那位副主编就自以为是地回答了游客的提问。不过,这也提醒我们,问老外语言问题的时候,最好把语言环境也提供给他,否则非常可能会所答非所问呦。

说到turkey,我又想起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一次感恩节,被老美请去吃饭,香喷喷的火鸡真是好吃死了。主人告诉我,美国的火鸡多的要命,都是等着感恩节被宰的,所以好多人提议,美国的国鸟干脆从白头雕换成火鸡算了。想象一下火鸡愚蠢的样子,如果真的成了美国的国鸟,还真是蛮好笑的。

好,今天就聊到这里吧,我们下回见!

Gloria美语札记【28】情圣们的典故

本教程由留学美国的Gloria文学硕士为世博英语网站独家撰写

情圣们的典故

在中文里,我们会用“登徒子”来形容那种好色的男人,同样,在英语里,也有一些相同的表达方式。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些大情圣们。

说起花花公子来,我们最先想到的恐怕就是唐•璜(Don Juan)了。其实,这个人物形象并非由拜伦最先创造的,而是西班牙作家José Zorrilla (1817-1893)在他的名著Don Juan Tenorio里的主人公。这个女生“杀手”的故事激发了很多艺术家的灵感,又改头不换面地出现在许多文艺作品中,像莫扎特的歌剧Don Goivanni,拜伦的诗作Don Juan,肖伯纳的戏剧《人与超人》( Man and Superman) 中“地狱中的唐•璜”(Don Juan in Hell),等等。渐渐地,Don Juan这个名字也就和花花公子划了等号,专门用来形容那种玩世不恭,以骗取女人感情为乐的纨绔子弟。这个名字,不仅会常常出现在书面英语中,在口语里也会经常用到。比如说,一个人是这样劝说他的朋友的:

Don’t believe what he says. He is a dangerous Don Juan.
他的意思就是:“不要相信他说的话。他是个危险的花花公子。”

另外一个著名的花花公子就是Casanova。这个人的全名是Goivanni Jacopo Casanova de Seingalt (1725-1798),他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是18世纪意大利的冒险家,间谍,赌棍兼图书管理员。在他的回忆录(Memoirs)里,他记录了他一生中与女人交往的数次经历,也就是因为他的这些经历,他的名字流传于世。后来,人们在书籍谈话中常常提到这个名字,但已经不再指这个人本身了,而是比喻那类对女人有致命吸引力的男人(也难怪,这位大情圣又有非凡经历,又博学多才,又能吃会玩,又神秘不定,不招女人喜欢才怪)。据我观察,他的名字的出现频率绝不亚于Don Juan,比如在Morgan Freeman 和Ashley Judd的影片Kiss the girls(1997)中,一位侦探人员评论犯罪分子时就用到了这个名字。原句记不起来了,但大概意思是:

He thinks himself is a Casanova.
这句话的意思是:“他自以为是Casanova呢。”(他自以为自己能让女人迷恋的不行呢。)

而在一部动画片里,一位主人公看见了自己喜欢的女孩,就跃跃欲试,他旁边的一个小女孩冷不丁地说了一句:

Calm down, Casanova.
这个小女孩的意思就是:“别那么激动,大情圣。”当然,这个小女孩讲话的讽刺意味是很强的,她实际的意思是:你别以为你自己很让女人喜欢呦。

除了上面的花花公子外,情圣当然还包括那类忠贞于爱情,又特别完美的男人。大家一定都知道莎士比亚笔下罗密欧与朱丽叶轰轰烈烈的爱情悲剧。罗密欧(Romeo)的名字也就成了家喻户晓的情圣同义词,指那种为爱情可以不顾一切的男人。如果看过Jim Carrey和Cameron Diaz合演的《面具》( The Mask, 1994),一定都会记得在最后紧要关头,Cameron Diaz演的Tina使出美人计,让她的前任男友,大坏蛋头子Dorian做临终吻别,好骗他把魔力面具摘下来。这时候,炸弹早已安置好,没剩几分钟就要爆炸了。Dorian禁受不住诱惑,还是摘下了面具,这时他的一个手下大喊(对不起,原句记不住了):

We don’t have time, Romeo!
(我们没什么时间了,罗密欧!)

除了罗密欧这种最基本的用法,即指为爱情可以一切不顾的男人,罗密欧还有一个意思,即指那种像Don Juan一样的花花公子。虽然这种用法是对文学作品不公正的歪曲,但是偶尔,你还是会听到有人这样使用。

完美男子除了Romeo之外,还有一个就是Prince Charming了。他的名字翻译成中文可以是“白马王子”。很多人认为Prince Charming来自于《灰姑娘》的故事,但是实际上他是童话故事《蓝鸟》的主人公。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男子爱上了国王的女儿,但是她邪恶的后母把他变成了一只蓝色的小鸟。七年之后,主人公重新获得了人形,终于有情人终成眷属。故事虽然很俗套,但Prince Charming的名字却流传开来,指那种理想化的男性伴侣。比如说,随着《流星花园》在东南亚的流行,主演道明寺的演员言承旭也成了许多少女的梦中情人,有人评论说:

Although he became many young girls’ Prince Charming, in real life he is not a flawless person, like the rest of us.
(虽然他成了许多少女的白马王子,但在现实生活中,他和我们一样,都不是完人。)

好,关于情圣们,我们今天就谈到这里。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