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ria美语札记【27】需要小心使用的几个词

本教程由留学美国的Gloria文学硕士为世博英语网站独家撰写

需要小心使用的几个词

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相差很大,不仅口音上有很大区别,用词也非常不同。由于习惯了美式英语,看英国电影的时候,可是费劲死了。英国电影里的英音,要比美国人模仿的英音难懂多了。不过还好,不仅我看着费劲,老美看英国电影时一样很痛苦。在最近暑期档的一部喜剧片Austin Powers in Goldmember 里,Austin Powers(一个英国间谍)突然和他的父亲用英国俚语讲起话来,搞得旁边的美国姑娘们一个个目瞪口呆,根本不知所云。他们的这一段对话,竟然在电影里还加了字幕,可见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有多大的不同。难怪肖伯纳曾说:英语把英国和美国两个国家分割开来。

记得我上中学的时候,学校里教的是英国英语,后来到了大学,又换成了美国英语。虽然如此,中学时学的一些词汇,等到了美国之后,才知道不能用。所以今天我就想谈谈这样的词语。

第一个词是cock。这个词是一开始学英语就学到的基本词汇之一,大家都知道它是“公鸡”的意思,可是在美语里,最好就不要用它了,因为它的意思早就不是“公鸡”了。在俚语里面,它指的是男性生殖器。比如你要说:“他有两只公鸡。”,千万不要说:He has two cocks。这样一定会让人误解的。那么用哪个词表达“公鸡”的意思呢?这时候,Rooster 就是最好的选择了。例如你要说:“我是鸡年生的。”,就可以说:

I was born in the year of rooster.

说到这里,我就想起在美国的一些中国餐馆里,经常看到垫餐盘的纸上印着中国十二生肖的介绍。而有很多在“鸡年”的介绍里,用的就是cock这个词,大概有不止一次看到老美读这一段的时候讪笑了。

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词是rubber。学英语的时候我们知道它是“橡皮”的意思,但在美语里面,说“橡皮”用的是eraser,而不是rubber。Rubber在美式口语里有三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指的是“轮胎”,也就是automobile tire或者tire。例如一个人说:

The rubber on my car is ruined.
她的意思就是:我车子的轮胎已经被毁了。

Rubber的第二个用法是rubber check,指的就是“假支票”,或者那种支票上的金额大于银行存款的支票。

Rubber的最后一个意思指的就是“避孕套”。如果一个人说:

He always carries a rubber “ just in case”.
千万不要把这句话理解为:“他总是随身携带橡皮,以防万一”。这句话的实际意思是:“他总是随身携带避孕套以防万一”。

可见,好多不能乱用的词语是和“性”有关的。这些词语一旦用错了,不仅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还很有可能影响个人形象。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看看老美是怎么用的,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好,今天就聊这么多,下回再见。

Gloria美语札记【26】Hip-hop文化

本教程由留学美国的Gloria文学硕士为世博英语网站独家撰写

Hip-hop文化

美国和欧洲可以说是世界上两大多元文化聚集地。欧洲的多元文化来源于欧洲各国日益加强的联盟关系,而美国的多元文化则来自于从世界各个角落汇集而来的移民。

总的来说,美国的主流文化仍然是白人文化,也就是说,白人的生活方式,白人的喜好厌恶,仍代表了大多数美国人的趋向。但是,由于黑人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黑人文化不仅对美国文化多元化有不可磨灭的贡献,也成为美国亚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除了黑人文化外,美国的亚文化还包括:拉丁文化,即南美各国文化;土著印第安文化;欧洲文化,以英国文化,法国文化,意大利文化为首;亚洲文化,例如中国文化,印度文化,韩国文化,日本文化等。这些亚文化,已经不同于诞生地的同类文化了,它们在新的土地上有了与本源文化不同的发展,但是当然,还多多少少与本源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谈起黑人文化,我们可以先看看“黑人”这个词在美国的变化,也就可以看出黑人地位的变化。最初,当黑哥们儿们还是奴隶的时候,黑人被称为 “Negro”。这个词本来是个西班牙语,意思是“黑的”。在西班牙语里,这个词是中性的,既无褒义,也无贬义,但是它到了英语里,就成了个贬义词,意思就是“黑鬼”。后来美国摆脱了奴隶制,黑人逐步获得公民的地位和权力(这个过程相当漫长,还经历了许多流血事件),黑人们就被称为 “Black people”。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指出,这个词仍然包含着很强的歧视意义(即不管黑人白人,都是人,为什么非要指出肤色来?就像管亚洲人叫 “Yellow people”一样,我们心里也不会舒服。),所以又有了一个新的词,即 “African-American”,指在美国的黑人,直译就是“非洲裔美国人”(这种用法,也应用在其他人种上,比如说美国籍中国人,就可以称为Chinese-American)。所以现在虽然还偶尔听到有人用black这个词来形容黑人,但大多数人都只用African-American了。如果你要在谈话中指黑人,最好不用前两个词,尤其是Negro,这会让人觉得你大概是个种族歧视主义者,或者民族狭隘主义者。

说起黑人来,我们想到最多的大概就是黑人音乐了。从爵士乐(Jazz)到节奏布鲁斯(R n’ B),到说唱乐(Rap),黑人对美国音乐的贡献实在是太大了。90年代的时候,我们管说唱叫做Rap,但现在好像都称为Hip-Hop了。Hip-Hop不仅在黑人中广为流传,它也受到白人,尤其是年轻白人的喜爱。说唱乐主要以说为主,因此通过媒体的强大力量,黑人的语言也进入了年轻白人的语言中,这也可说是亚文化对主文化影响的一个最好的例子吧。

其实严格说来,Hip-Hop是一个文化种类,它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嬉皮士文化(Hippie culture)日渐式微的时候就产生了。当然它更早的来源可以追溯到非洲音乐,但70年代的时候,Hip-Hop文化的出现实际上是帮派暴力的一个延伸,它包含着比说唱乐更广泛的内容。总的来说,Hip-Hop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是Rap,即说唱乐。第二个是breakdancing,即街舞。最后一个方面就是graffiti art,也就是涂鸦艺术。

如果你有听过说唱乐,看过说唱乐的MTV,那你一定会知道说唱乐和暴力、性是分不开的。虽然我很喜欢听说唱乐,喜欢那种具有生命力的节奏,但还是有点受不了歌词的内容。再看看说唱乐的MTV,几乎都是一片笙歌艳舞,一大群漂亮的要命的黑美眉围着几个说唱歌手扭屁股,简直就是精神麻醉嘛。最初我以为这是黑人们逃避现实的一种表现,但后来发现还不仅如此,说唱乐其实更多的是描绘了生活在城市中黑人们的处境,成为黑人们心声最好的代表。所以你在美国会经常看到一些黑人,开着极棒的特制敞篷跑车,音乐开的震天响,整个车都跟着震,恨不得让全世界都听到似的。

Hip-Hop文化的另一个方面,breakdancing已经渐渐不太流行了,但是仍然在艺人们的表演中可以看到。街舞其实是帮派打架的一个表现形式,通常是两队人马,通过比舞来决定胜负。

而Hip-Hop的最后一个方面,graffiti art,即涂鸦艺术,一直没有入流,虽然有时候能够看到一些非常有创意的涂鸦,但是人们总是把它和破坏公物联系在一起。在美国,涂鸦艺术最多的地方,也就是黑人居住区,也成为治安不好的象征。

除了这三个方面外,Hip-Hop文化还表现在其他方面。比如说,服饰的表现主要是高级的运动鞋,像大面口袋一样的裤子,松松垮垮的带帽上衣或运动服,棒球帽,还有的时候,再加上一条又粗又亮的金链子或银链子,或者手链等饰物。还有一些特殊的行为方式,如走路的姿态,手势,说话的方式,打招呼的规矩等等。

由于Hip-Hop文化通过媒体影响了许多白人青少年,很多白人也纷纷模仿起来。但是他们只能学到表面的一些东西,真正的实质是学不到的,因为这些东西和黑人现状紧密联系,白人是无法理解的。而美国白人说唱歌手也少的可怜,数的上来的,也就是90年代初的Vanilla Ice和最近比较红的Eminem。

作为一种流行文化,Hip-Hop总会有不再流行的一天。真不知道等Hip-Hop过去后,黑人们还会创造出什么样的流行文化来。好,今天就谈到这里,希望你能对美国的文化,尤其是美国黑人文化,有一个更深的了解。

Gloria美语札记【25】无所畏惧的电话英语(三)

本教程由留学美国的Gloria文学硕士为世博英语网站独家撰写

无所畏惧的电话英语(三)

我们已经谈过如何用英语打电话,今天就来说说怎样用英语留言。现在很多电话都具备语音留言功能,用英语讲,就是voice mail。语音留言不仅方便接电话的人,也同样方便打电话的人。通常,电话里都自带一个留言信息,但是你也可以自己录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喜好,因此每个人的留言信息也不尽相同。大体来说,留言信息不外乎如此:

We are unable to answer your call right now. Please leave your name, number, and a brief message at the sound of the beep, and we will get back to you as soon as we can.
(我们现在不能接您的电话。请听到提示音后留下您的姓名,电话号码,以及简短的留言。我们会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这是最正统的留言信息,还有很多人在留言信息中充分表现自己的创造力,幽默感,在这里就不再一一类举了。需要注意的是,最好不要说家里没有人,让居心不良的人有可乘之机。

答留言其实很简单,就像做一个最简单的presentation。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中国人特别怕留言,就连用中文留言都不肯。其实,电话留言既方便对方,更方便自己,如果真有点什么急事耽误了,多亏啊。而就算没什么急事,留个言招呼一下,既表现出你对对方的关心,也是礼貌的举动。

无论是正式的公务留言,还是非正式的个人留言,它的程式都如留言信息中所提到的:你的姓名—>你要找的人—>你的留言—>你的联系方式,或者你的姓名—>你要找的人—>你的联系方式—>你的留言。

还要注意一点,就是就算你知道对方有你的电话号码,你也最好再留一遍。在公务电话中,这样做是必须的,而一旦忽略了这点,则有可能损害你所代表的机构的形象。而对于个人来讲,让对方免去翻找电话簿的麻烦,表现出你非常体谅他人。还有,如果是长途电话,不要忘记留地区号。

好,让我们看两个留言。第一个是比较正式的公务留言,而第二个是很随意的普通留言。

1)This is Susan Smith calling for Stuart. My telephone number is 111-1111, and my cell phone number is 222-2222. Please call me this afternoon; I need to talk to you about our Hong Kong trip. I’ll be free till 5pm.
(我是Susan Smith,找Stuart。我的电话号码是111-1111,我的手机号是222-2222。请在下午给我回电,我需要和你谈有关香港之行的事项。五点以前我会有空。)

2)Hi, Paula, this is Jim. Nothing important, just wanna talk to you. Or maybe we may go out and have dinner together sometime. If you’re free, call me back. You know my number, right? It’s 999-9999.
(嗨,Paula,我是Jim。没什么要紧事,就想和你聊聊。或者哪天我们可以一起出去吃个饭。如果你有空,给我回个电话。你知道我的号码,对吧?是999-9999。)

看,留言就是这个样子,很简单吧。第一次用英语留言,难免会有些紧张,词不达意也非常可能。如果你估计要留言,那么就在心里打个腹稿,等真的要说了,就会好的多。这样多来两次,很快就会游刃有余的。

那好,今天我们就聊到这里。下次再见!